建立在学生预习基础上的教学
发布时间:2011-11-26 17:38:55 浏览次数:159

建立在学生预习基础上的教学

夏  青  峰 

学生进行了预习,很多知识点都已经会了,我们的教学该怎样进行呢?我的思考和体会是:

一、追问:学生真的预习了吗?

很多教师都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很多教师也确实布置了学生预习。但是,学生真的会主动预习吗?我认为,学生主动去预习的很少。为什么?因为我们仅仅有认识,仅仅有布置,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一种促进学生主动预习的机制作为保证。如,“同学们,今晚回家把××内容预习一下,明天我们将要学习它”,这样的布置,是引不起学生注意的。学生愿意的,就预习;不愿意的,就不预习,老师根本监控不了。我们要养成学生主动预习的习惯,就要从“对学生作出一定的硬性要求”开始,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预习。我一开始的做法是,让学生做“尝试性家庭作业”,即学生今晚回家做的家庭作业,是要尝试明天所学内容后面的练习题。学生要完成“尝试性家庭作业”,就必然要进行预习。这样的作业做多了,学生的预习习惯也就慢慢培养了起来,预习能力也就会逐渐提高的。同时,教师通过每天早晨查看学生的“尝试性家庭作业本”,就会更深入地了解学生认知的“实然状态”,而非“应然状态”。而要做“尝试性家庭作业”,就必然要减少“巩固性家庭作业”的份量,也就必然要在课堂上当堂巩固,不留“尾巴”,实现良性循环。在预习上做“加法”,就一定要在其他方面做“减法”,否则,要么是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要么是让预习变成空话。

二、反思:我尊重学生的预习了吗?

为什么很多学生不去预习?为什么很多教师不知道学生是否预习了?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就根本没考虑学生的预习情况,经常还有一些教师在公开课上很是担心学生已经会了,甚至有些教师在公开课前一定要对学生保密所学内容,以保证教学过程的精彩。其实,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无论学生是否预习,我们教师的教都必须要建立在学生“已经会了什么”的真实的基础上。不知道学生的准确认知起点,教学实际上就失去了着力点。我们必须反思,我们充分相信学生和尊重学生了吗?很多时候,学生的认知已经跑到了教学设计程序的前面,而教师却总以为学生的认知还在后面,所以我们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把学生的思维“拽”回来,然后让它再跟着自己的教学设计亦步亦趋地走。教是为学服务的,教与学总是互动的,这些道理大家都懂,可一到课堂上,教学行为就走样了,变成了学为教服务,“学”老老实实地跟着“教”走。这其实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认知不了解、不信任和不尊重的结果。我们要坚信学生头脑中关于这一知识点的认知不是空白,关于这一知识点的预习一定有所成效,教学千万不能“零起点”。

三、探索:将教学建立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

学生已经进行了预习,教学就要建立在此基础上,实现开放式教学,追求以学定教。

1.搞清楚学生已经“会”到了何种程度。内容的难易度不同,同样的学生每天会有不同的预习效果;学习能力的不同,同一个班级学生也绝对会出现不同的预习效果,教师在每节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把自己已经“会”的表露出来。我的一般做法有两种:⑴让学生说“我已经知道了什么?”。很多课始,我都习惯性地问一句:“关于这个知识,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呢?”。学生会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而且会相互启发,形成一个思维交流碰撞的“场”,让教师置身其中,能大概地把握住学生群体的认知水平到了何种程度。⑵直接出示难易不同的数学题,让学生解答。可以集体练习,也可以请学生到黑板上板演。通过直接解答数学题,去看看学生究竟掌握到什么程度。这里,不能仅仅注重结果的正确与否,一定要让学生说说其中的道理,以及自己的认识。在学生说理的过程中,既可以看看他是否真的理解掌握了,也可以通过他的说理,让其他同学进一步理解。

2.根据学生“会”的程度,采取不同的方法。有些知识,学生只要预习了,一般都会知道和理解的,不需要教师多讲的,我就采取“变式练习”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接着再做各种变式题,通过练习,让学生从理解到掌握,并学会迁移,把握其中的基本结构,进行举一反三。有些知识,即使预习了,大部分同学也只能模糊地理解,并不一定能把握知识的本质,我就采取“连环问题追问”的方法,逼着学生走进知识的本质。这里关键就是教师要能精心设计出好的问题,通过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追问,促进学生的思考与探索,层层剥茧,由表及里,直至本质,然后再进行变式练习。而有些知识,大部分学生通过自主的预习都是很难搞懂的,我就采用“拾级而上”的方法。从学生认知的困惑点出发,设计基本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搞明白基本问题后,再逐步上台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搞清楚学生的困惑点在哪里?而知识的关键点又在哪里?困惑点与关键点是否相同?如果相同,突破了困惑点,也就解决了关键点。但如果不同,就必须既要解决困惑点,又要解决关键点,在问题的设计上就需要想办法能同时涉及到这两个点。

3.根据学生“会”的程度,设计不同的练习。学生作为学习个体,本身就存在着差异,而预习后的课堂,学生的学习差异可能会更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不同的个体与群体,尤其是在练习上,更需要教师设计出弹性的分层练习,以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需要。我的做法也有两个方面:⑴提供选择性的练习。每节课教师精心设计练习题,力求体现质和量两方面的不同要求。一般包括放缓坡度题(A组)、基本巩固题(B组)和发展深化题(C组)。但我们很难凭自己的主观判断来确定哪个学生今天的学习效果好或是差,不能指令谁必须做哪组题,而是让学生随便选择一组去进行练习,一组做完了可以做另一组,这一组不会做可以做容易的一组,但每个人至少完成一组的练习。C组题注意要设计些多种方法解答的练习。⑵提供提示卡。提示卡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帮助性的,即连A组题完成都有困难的,适时的给他送上去一张小卡片,以提醒他,B组和C组的也兼顾到。这就要求在设计练习题时,心中就要清楚不同层次的学生会在哪里出现“认知卡壳”。另一种是发散性的,即连C组也完成的学生,给他送过去一张卡片,上面写上一两道发散性练习题,发挥他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