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前预习习惯培养
发布时间:2013-1-10 15:09:38 浏览次数:168

本期学校有一个备课小组申报了一个小课题,研究“课前预习”,在讨论要不要进行数学课前预习时,大部分老师认为,在新课标理念背景下,预习不再是单纯的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发展的更好。而实际教学中,课前预习已逐渐被老师、学生遗忘。甚至认为小学数学又不像语文,要读,要怎么样,数学它的内容比较单一,往往老师只要一点拨,把其中关键部分讲清楚,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所以认为只要课堂效率高,课前预习就无所谓,预习后,学生了解了内容,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他的潜意识里,他就会以为这部分内容懂得了,上课时就不专心了。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放与训练。

古人讲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也要备学,这就是预习。课前预习作为学生学习常规之一,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显而易见,为了取得听课的主动权,提高学习的效率,那么势必摈弃这种观念,重视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课前预习的意义

《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预习:“学生预先自学将要讲授的功课”,显然,预习是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的行为,就是凭着自己已有的综合能力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课前有准备,那么上课的时候就会心中有数,课堂记录也有了重点,不会“胡子眉毛一把抓”。预习是学习的极为重要的阶段,它的特点是先人一步,它的本质是独立学习。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许多同学对预习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特别是小学生,他们认为既然老师上课要讲,到时候认真听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预习呢?这不是浪费时间么?显然,这种观念是完全错误的。

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1、预习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给学生自学的空间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之一,也是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学习,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走入课堂,这样比漫无目的听课,效果明显增加;通过预习,学生对所要学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将一些简单易懂、自己有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内化,并有了困惑和疑问,从而在课堂上提出,师生共同探讨解决。对数学的学习感到吃力的学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听课很盲目,不能把握听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预习,其实也就给学生自学的空间,也给了学生思考的余地,帮助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从而使学生上课时,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习欲望。

2、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的状况去进行教学。”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预先扫清学习障碍,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拉近学生对新知认识的距离。一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没有掌握好,会形成学习知识的障碍,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对简单的问题,学生能从容而顺利的解决,增加了学生表现的机会。对复杂的问题学生可以用前面节省下来的时间来解决课堂中的难点,对于有些例题则是仔细审题,然后合起书来,试着在练习本上做一做,之后,再翻开书对一对,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所做,及时检查预习的效果,强化记忆,提高课堂效率。这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尤为重要。

3、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课前预习是让学生自己去学,通过自学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预习过程中,学生边看、边想、边写,在书上适当勾画和批注,使学生对新课的内容加强了解,这样学生在听课时更有针对性,把握关键点,关注难点和重点,带着问题进行探究,而且通过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自学能力的舞台,预习时学生会努力搜救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这个过程正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能力将逐步提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4、课前预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前预习节省了教师不必要的讲授时间,给学生更充分的探讨的时间,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引导学生进行了充分的预习。通过预习,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掌握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v=sh(圆柱的体积=底面积x高)并且能够用公式进行圆柱体积的计算。甚至一些比较难的题目都能解决,初步掌握了要学的知识,有了一些成功感。这种成功感促使他想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就会积极参与到课堂上的讨论、提问中来。这时,我让他们去证明圆柱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证明为什么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都能用v=sh来计算体积。学生通过动手(剪、拼)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验证了这个公式的形成过程。从表面上看,学生在重复预习时的操作过程,但实际上,学生再次操作,已抓住了重点,在充分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检验了自己的预习成果,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感觉了数学的乐趣。长期坚持自然不会再觉得数学难学,对数学学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课前预习的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够选择和运用适应的方法进行有效的预习,取得良好的预 习效果,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预习方法,并逐渐形成习惯,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预习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先把课本通读一遍,在不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上课时针对这些疑点提出问题,直到了解为止;第二阶段:研究课后的问题或习题,将它们解答出来,上课时将答案与老师讲解的正确答案对照;第三阶段:利用参考材料将没有学过的内容做一番预习,能做到这一步,不仅预习的兴趣会迅速增加,而且预习的功夫也会渐渐达到一定的境界。依据预习的三个阶段的特点,在数学预习上要给与学生明确的指导。

1. 通读数学课本内容,动手画、圈知识要点,了解主要内容。这一过程主要针对概念性的数学知识。学生通读内容的过程中,从整体上了解新的数学知识,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概念、结论画一画、圈一圈,使得新课中的主要内容显现出来,为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准备。

 2.  细读内容,理解主要数学知识。这是预习的主要环节,学生在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要指导学生怎样“消化”这些知识。

 3. 精读难点内容,思考标注疑点。这是数学预习的重要环节,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4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不一定非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键所在。“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有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尝试练习,检验学生预习的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要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既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又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较集中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点难点。如果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就充分考虑学生尝试练习习题的可操作性,学生更能获得成功感。学生通过体验,获得了感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而学好数学,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课前预习不但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的最近发展区,以便进一步的确定当堂课的重难点,课堂知识容量和教学进度等目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课前预习还可以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地锻炼学生的能力,做好课前的预习既可以明确新课的重点和难点,发现不懂的问题,使自己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学习,而且有益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